李从珂(885年—936年),本姓王,后改姓李,小字二十三,镇州平山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末代皇帝。明宗李嗣源养子,母为宣宪皇后魏氏。李从珂早年骁勇善战,屡建战功,官至凤翔节度使,封爵潞王。长兴四年(933年),后唐闵帝李从厚即位,对手握重兵的李从珂多有猜忌,遂将李重吉由禁军将领调任亳州团练使,又令李从珂已经出家的女儿入宫为质,听从朱弘昭、冯赟等大臣的建议,将李从珂从凤翔节度使调任北京留守,但是李从珂拒不受代。应顺元年(934年),李从珂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后唐大军包围凤翔,李从珂亲自劝降旧部羽林指挥使杨详细>
后晋高祖石敬瑭(892年3月30日—942年7月28日),沙陀族,太原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936年11月30日—942年7月28日在位)。石敬瑭以善射被李嗣源倚为心腹,后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讨赵在礼,至魏州,石敬瑭统亲军拥李嗣源为主,迅速占领汴州。李嗣源不久即位,是为明宗。石敬瑭因此先后被任命为保义、宣武、天雄、河阳、河东节度使。长兴四年(933年),李嗣源死,子李从厚继位,是为闵帝,加石敬瑭中书令,调任成德节度使,后又镇守太原。次年,李从珂反,闵帝出奔,路遇详细>
耶律德光早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引兵攻略蓟北。天显元年(926年),辽太祖病死于途中。耶律德光得述律皇后之助,正式即位,仍以天显为年号。天显十一年(936年),协助石敬瑭灭亡后唐,得到后晋称子、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待遇。会同元年(938年),改皇都为上京,改革官制,划分南北二面,实行胡汉分治。北面官以契丹旧制治契丹人,南面官以汉制治汉人。会同九年(946年),倾国之师南征,为后晋败于燕州长城(今河北省固安县)北部。十二月,攻陷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俘虏后晋出帝,灭亡后晋,建国号为大辽,年号大同。辽大同元年(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