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河西之战
导读

河西之战

魏攻秦河西之战是在公元前419至公元前408年时期,是魏国攻取秦国河西地区的大规模作战。秦国虽有东进攻的意思,但他的军事实力明显要弱于魏国。魏国占领河西地区后,成为了秦国东进的一大心腹大患。虽然此后秦国多次进攻该地区,但大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公元前329年才完全收复该地区.秦收复河西之战是公元前366年至公元前330年,也就是周显王三年至三十九年的时间里,秦国收复被魏国夺取的河西地区指的是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的作战。这次战争里一共历经三次战争,也是在第三次战争中,魏国被迫于次年将河西地区的
河西之战

话题内容

吴起

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 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详细>

  • 中文名吴起
  • 别名吴子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卫国左氏
  • 出生日期公元前440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381年
姬午

周威烈王姬午(?—前402年):是东周第20代君主,周考王之子。在位24年,病死。葬于今河南洛阳。公元前403年,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此即“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紧接着是战国时代的来临,本年也是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的起点,司马光还为三家分晋一事发表长篇的感言。他死后,其子周安王姬骄即位。详细>

  • 中文名姬午
  • 别名周威烈王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公元前 402年
  • 逝世日期
姬骄

姬骄(?—前376年),周安王本名,战国周朝第三十三位国君,华夏族,周威烈王之子,威烈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安王十六年,齐康王十九年,承认齐大夫田和为诸侯。田和为之改元,是为田齐正式立国之始。安王立二十六年,病死,葬处不明,子烈王喜立。柳宗元《辩列子》中有“是岁,周安王四年”之句。详细>

  • 中文名姬骄
  • 别名周安王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前376年
庞涓

庞涓(?前341年),战国初期魏国名将。相传与孙膑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恐其贤于己,因而设计把他的膝盖骨刮去。 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次年齐救韩,采用孙膑策略,直趋魏都大梁,旋即退兵,诱使庞涓兼程追击,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中伏大败,涓智穷,大叹遂叫竖子成名”,自刎而死(一说被乱箭射死),史称马陵之战。详细>

  • 中文名庞涓
  • 别名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前341年
秦献公

秦献公是秦灵公之子。秦灵公十三年(公元前415年),秦灵公去世,秦灵公的叔父、公子连的叔祖父悼子夺得君位,是为秦简公。[1] 时年十岁的公子连为防不测,逃到东边的邻国魏国,开始长达二十九年的流亡生涯。魏国当时是中原各国中的超级强国。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推行中央集权,以法治国,国力强盛,奠定此后魏国长达百年的霸业。而此时的秦国国力疲弱,政权不稳,国君的废立经常是由几个庶长做主。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408年),吴起连连击败秦军,完全夺取秦国早在秦穆公时期占有的河西之地(在今陕西境内,黄河与洛水详细>

  • 中文名秦献公
  • 别名嬴连
  • 民族华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