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陉城之战
导读

陉城之战

魏国人范雎因受魏国相国魏齐迫害而逃往秦国。到了秦国,范雎以客卿身份向秦昭襄王进言,针对穰侯魏冉屡次带领秦军跨越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劳师动众却又收获很小的缺点,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策略。即是以恩威并用的办法亲近魏、韩两国,威胁楚、赵两国,迫使齐国恐惧後主动依附秦国,待齐国依附後,然後再向临近秦国的韩、魏两国发动进攻,拓展土地。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对临近的韩、魏两国发动进攻。前264年,秦昭襄王命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的陉城(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东北),接连攻拔韩国陉城等九座城邑,斩杀韩军五万,
陉城之战

话题内容

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 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名列武庙十哲。详细>

  • 中文名白起
  • 别名公孙起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公元前257年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上位。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外戚魏冉为宰相。亲政之后施行远交近攻策略,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结束周朝统治,奠定了秦国统一战争胜利基础。详细>

  • 中文名秦昭襄王
  • 别名嬴则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咸阳
  • 出生日期公元前325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251年
范雎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 范雎本是魏人,因被怀疑通齐卖魏,而潜入秦国。在秦国,为秦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和增强王权的策略,后被拜为相。在其推动下,秦王排除贵族势力,并逐步蚕食魏、韩等国。后利用反间计,帮助秦国在长平大败赵国。长平战后,迫使白起自杀,以报私仇。前255年,辞归封地后,不久病死。详细>

  • 中文名范雎
  • 别名张禄
  • 民族
  • 出生地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
  • 出生日期未知
  • 逝世日期前2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