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云台二十八将
导读

云台二十八将

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大将。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将的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范晔《后汉书》为二十八将立传,称“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这二十八人是汉光武帝在建立东汉的过程中,最具战功的将领。其中功劳最大的当属冯异、岑彭,《后汉书·卷十七》论曰: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惟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两将之功实为大矣。若冯、贾之不伐,岑公之义信,乃足以感
云台二十八将

话题内容

任光

任光(?-29年),字伯卿,南阳宛城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宛城小吏,后加入绿林军,曾随刘秀参加了昆阳之战。刘玄称帝后封他为信都郡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迎接刘秀,使刘秀有了反攻的基地。刘秀称帝后封任光为阿陵侯。公元29年(建武五年)冬,病逝。就在刘秀、任光、李忠、邳彤等人率军一路高歌猛进,直取邯郸的时候,王郎另外派遣将领率军进攻信都,抄了汉军的后路,他们把太守宗广及李忠、邳彤的家人劫持起来,而令他们的亲属去招降李忠、邳彤。为了安抚军心,刘秀决定派遣任光率兵回救信都,可是任光的士兵在路上或逃散或投降王详细>

  • 中文名任光
  • 别名任伯卿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南阳宛城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傅俊

傅俊,(?—31),字子卫,颍川郡襄城人,原为襄城的亭长,刘秀起兵之后,投奔刘秀,因此被灭族。傅俊随刘秀参加了昆阳大战、平定河北之战、讨伐董訢、邓奉、秦丰、田戎的南征之战,还独自领军平定了江东六郡。傅俊忠心耿耿、屡立战功,历任骑都尉、侍中、积弩将军,被封为昆阳侯。公元31年(建武七年),傅俊去世,谥威侯。公元29年(建武五年),刘秀下令岑彭、傅俊率军继续南下,去讨伐割据夷陵一带的田戎。三月,岑彭、傅俊在南郡江陵县津乡大败田戎,乘机攻克夷陵,汉军追击田戎一路追到南郡秭归。最后,田戎率数十骑奔蜀投奔公孙述,他详细>

  • 中文名傅俊
  • 别名威侯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颍川郡襄城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冯异

冯异(?-公元34年),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冯异原为新朝颍川郡掾,后归顺刘秀,随之征战,大破赤眉、平定关中。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在军中,谥曰节侯。详细>

  • 中文名冯异
  • 别名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刘植

刘植,字伯先,汉族,汉朝巨鹿昌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王莽末年,据昌城自守,后归顺刘秀,并助其招降刘扬。此后久经战阵,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八。刘秀称帝后,封昌城侯。后在密县阵亡。刘秀称帝之后,在南方还有许多更始政权中的大将没有投降,其中包括郾王尹尊。公元26年(建武二年)刘秀令执金吾贾复率领骑都尉阴识、骁骑将军刘植南渡五社津进攻尹尊,连续大胜,一个多月之后尹尊投降,所据之地全部平定。同年,刘植在平定密县(今河南密县东南)残余乱兵时战死,他是云台诸将中死得最早的。详细>

  • 中文名刘植
  • 别名伯先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巨鹿昌城(今河北省巨鹿县)
  • 出生日期未知
  • 逝世日期
刘秀

刘秀(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今湖北枣阳市,一说河南南阳市),东汉开国皇帝(25年8月5日—57年3月29日在位),政治家,军事家。刘秀是刘邦九世孙,“美须眉”,早年入太学学习。新莽末年,爆发赤眉、绿林起义。地皇三年(22年),刘秀在宛城起兵反莽。次年二月绿林军建立更始政权,刘秀被更始帝任命为太常、偏将军。同年六月,王莽军围绿林军于昆阳,刘秀突围调集援兵,与城内义军合击,歼灭王莽军主力,取得了昆阳之战的胜利。其兄刘縯被更始帝杀害后,刘秀隐忍伪装,被更始帝封为萧王,派往详细>

  • 中文名刘秀
  • 别名文叔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陈留郡济阳
  • 出生日期公元前 5年1月15日
  • 逝世日期57年3月29日
刘隆

汉殇帝刘隆(105年11月5日—106年9月21日),东汉第五位皇帝,汉和帝刘肇少子。刘隆出生后被养于民间。汉和帝驾崩后,邓皇后认为皇子刘胜患有难以治愈的疾病,不能继承皇位主持宗庙祭祀。她见殇帝尚在襁褓之中,便将其收养为自己的儿子,因而立他为帝。和熹太后邓绥遂以“女君”之名亲政,代行皇权。延平元年八月初六日(106年9月21日),驾崩于崇德殿,享年两岁,在位八个月谥号为殇,史称孝殇皇帝,葬于康陵。详细>

  • 中文名刘隆
  • 别名汉殇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洛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 出生日期105年11月5日
  • 逝世日期106年9月21日
吴汉

吴汉(?—44年),字子颜,汉族,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吴汉曾任新朝宛县亭长,后在渔阳郡贩马为业。更始元年(23年),被任命为安乐令。后归顺刘秀,封偏将军、建策侯。此后,吴汉斩杀苗曾、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农民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吴汉任大司马、广平侯,先后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吴汉死后,谥号忠侯。太原郭泰赞曰:射马擒王,兵机莫测。出险履危,不动声色。儒雅彬彬,功名任职。图像云台,中兴辅翼。详细>

  • 中文名吴汉
  • 别名吴子颜,忠侯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 出生日期不详
  • 逝世日期
坚镡

坚镡(?—50)字子伋,颍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人。原为王莽政权官吏,后投奔刘秀,随刘秀平定河北,镇压大枪等农民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二。刘秀称帝后,任扬化将军,封合肥侯。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坚镡与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偏将军王霸、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随大司马吴汉,在邺东漳水共同攻击檀乡农民军,大破敌军,收降了十余万人。公元26年(建武二年),坚镡与右将军万脩奉命攻略南阳各县,而堵乡人董訢在宛城造反,俘获南阳太守刘驎。坚镡就详细>

  • 中文名坚镡
  • 别名坚子伋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颍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
  • 出生日期未知
  • 逝世日期
寇恂

寇恂(?-36年),字子翼,汉族,上谷昌平(今北京市)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五位。寇恂出身世家大族,原是新朝上谷功曹,后与耿弇一起投奔刘秀,被任命为偏将军、承义侯。此后,寇恂镇守河内,治理颍川、汝南,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寇恂任执金吾,封雍奴侯。建武十二年(36年)病逝,谥号威侯。详细>

  • 中文名寇恂
  • 别名寇子翼,威侯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上谷昌平(今北京市)
  • 出生日期不详
  • 逝世日期
岑彭

岑彭(?35年),字君然,南阳郡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原是新莽棘阳县长,长期坚守宛城,抵抗绿林军。建武元年(25年),归降刘秀,拜刺奸大将军,督察众营。刘秀称帝于河北,拜廷尉,行大将军事。建武二年(26年),逼降许邯,迁征南大将军,封舞阴侯。建武十一年(35年),讨伐蜀郡公孙述,大战侯丹,直抵成都,被公孙述派遣刺客乘夜刺死。岑彭死后,谥号为壮。详细>

  • 中文名岑彭
  • 别名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南阳郡棘阳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
景丹

早期经历景丹年少的时候曾经游学长安,有很高的学识。王莽主政的时候,为了招揽人才,下令官员、诸侯举荐有德行、通政事、能言语、明文学者的人才,就是所谓的举四科。景丹以“能言语”而被征召为固德侯的相国。他精明能干,很快升迁为朔调连率副贰(王莽时期改上谷郡为朔连,上谷太守改称连率,副贰是太守的副手)。公元23年(更始元年)二月,刘玄称帝,并派遣使者招降河北诸郡县。景丹随同朔调连率耿况归附刘玄,被任命为上谷长史。归附刘秀公元23年(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帝刘玄派遣刘秀北上镇慰河北诸州郡。同年十二月,王郎在邯郸称帝,下详细>

  • 中文名景丹
  • 别名景孙卿
  • 民族
  • 出生地冯翊栎阳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朱祐

朱祐(?-48年),字仲先,汉族,南阳郡宛人。原名朱祜,在汉代史书《东观汉记》之中,为汉安帝(刘祜)避讳把他的名字写作朱福,范晔写《后汉书》时已经不用避讳,却写作朱祐。朱祐自幼与刘秀相识,关系极好,自刘秀起兵就一直跟随左右,虽曾被俘没有影响刘秀对他的信任,历任护军、偏将军、建义大将军,先后封为安阳侯、堵阳侯、鬲侯。朱祐少年丧父,随母亲回到复阳县(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当时属清河郡)外祖父刘氏家中居住,经常往来于舂陵之间,所以他与刘演、刘秀兄弟自小便相识,还曾和刘秀兄弟一起在长安求学,在刘氏兄弟起兵前,就建立了详细>

  • 中文名朱祐
  • 别名朱祜,朱福,朱仲先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南阳郡宛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李忠

李忠(643年664年),字正本,陇西狄道(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庶长子。 永徽三年(652年),册立为皇太子。显庆元年(656年),失去太子之位,降封梁王,授梁州都督,迁房州刺史。显庆五年(660年),坐罪废为庶民,囚禁于承乾故宅。麟德元年(664年),中书令许敬宗陷害李忠联合宰相上官仪、宦官王伏胜谋反,坐罪赐死,时年二十二岁。神龙元年(705年),追封燕王,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陪葬于乾陵。详细>

  • 中文名李忠
  • 别名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 出生日期643年
  • 逝世日期664年
杜茂

杜茂(?—43年),字诸公,汉族,南阳郡冠军县(今邓州市张村镇冠军)人,在刘秀平定河北时投奔,随刘秀平定河北,剿灭五校农民军,消灭刘永余部,辅佐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在云台二十八将排第20位。历任中坚将军、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先后受封为乐乡侯、脩侯、参蘧乡侯。公元43年(建武十九年),子杜元嗣。后来雁门人贾丹、霍匡、解胜袭杀了卢芳任命的平城(今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守将尹由投降汉朝,刘秀诏令运输金帛赐给杜茂、郭凉部下军吏及平城投降的民众。自此以后卢芳属下的城邑不断有来投降的,一月之间雁门暂趋平定,卢芳于是逃亡到详细>

  • 中文名杜茂
  • 别名杜诸公
  • 民族
  • 出生地南阳郡冠军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王梁

王梁(?-38年),字君严,渔阳要阳(今北京密云)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渔阳郡狐奴令,后投奔刘秀,被拜为偏将军。刘秀占领邯郸后,封王梁为关内侯。刘秀称帝之后,王梁历任野王令、大司空、河南尹、济南太守,先后被封为武强侯、阜成侯。公元38年(建武十四年),王梁卒。有子王禹。公元31年(建武七年),有司弹劾奏明,王梁惭惧,上书请求退职。刘秀下诏书说“:王梁以前率兵征伐,众人称他为贤,所以将他擢升到京师。他建议开渠,是为人兴利,众力已过,而功不成。百姓埋怨诽谤,言谈者喧哗吵嚷。虽蒙皇帝宽宥,他本人还是执意详细>

  • 中文名王梁
  • 别名王君严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渔阳要阳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王霸

王霸(?—59年),字元伯,汉族,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人 ,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王霸生性喜欢法律,初为监狱官。光武帝路过颖阳时,王霸归附光武帝,随光武帝打败王寻、王邑。公元23年,光武帝任大司马,以王霸为功曹令史。公元24年,因杀王郎之功,封王乡侯。公元25年,光武帝即位,拜任王霸为偏将军。公元26年,改封富波侯。公元28年,大败敌军苏茂、周建。公元29年,拜任讨虏将军。公元32年,攻打荣阳、中牟盗贼,全部攻克。公元33年,拜任上谷太守。公元34年,王霸与吴汉等四位将军率领六万人,打败卢芳部将详细>

  • 中文名王霸
  • 别名王元伯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盖延

盖延,字巨卿,渔阳要阳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虎牙大将军安平侯,字巨卿,渔阳要阳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一开始是彭宠护军,后来跟吴汉一起投奔刘秀。他是一名虎将,在刘秀征战山东时功劳卓越,先后讨伐刘永,董宪,苏茂,周建,庞萌等人。后来在平定陇西战争中,接连攻取街泉、略阳、清水诸屯聚,攻无不克。建武11年,与中郎将来歙攻河池,结果未能取胜,反而病重。刘秀诏回以后,拜为左冯翊。建武15年,病死。详细>

  • 中文名盖延
  • 别名盖巨卿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渔阳要阳(今北京市)
  • 出生日期未知
  • 逝世日期
祭遵

祭遵(?—33年),字弟孙,汉族,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祭遵少爱读书,后为县吏,投奔刘秀后,平定渔阳,讨伐陇蜀,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九。刘秀称帝后,任征虏将军,封颖阳侯。祭(zhài)遵年轻时喜爱经书。家里富裕,而祭遵恭谨俭朴,不爱穿华丽衣服。母死后,背土起坟。曾被衙吏欺凌,祭遵结交宾客杀了衙吏。起初,县中以为他柔弱,以后都害怕他了。刘秀破了王寻等,回往颍阳,祭遵以县吏身份几次进见,刘秀喜爱他的容貌仪表,令他暂为门下吏。建武九年(33年)春,在军中去世。祭遵灵柩到详细>

  • 中文名祭遵
  • 别名祭弟孙,成侯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
  • 出生日期未知
  • 逝世日期
耿弇

耿弇(yǎn)(3年-58年),字伯昭,汉族,挟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耿弇自幼喜好兵事,后劝父投奔刘秀,被任命为偏将军,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刘秀称帝后,耿弇封建威大将军、好畤侯。此后,耿弇败延岑、平齐鲁、攻陇右,为东汉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建武十三年(37),耿弇辞去大将军职。永平元年(58),耿弇去世,谥号愍侯。建武六年(30),耿弇西拒隗嚣,屯兵于漆县。建武八年(32),耿弇又随刘秀进攻陇右。建武九年(33),耿弇与中郎将来歙分兵平定安定、北地诸营堡。建详细>

  • 中文名耿弇
  • 别名耿伯昭,愍侯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挟风茂陵(陕西省兴平市)
  • 出生日期公元3年
  • 逝世日期
耿纯

耿纯(?—37年),字伯山。汉族,钜鹿宋子傅家庄(今邢台市新河县护驾村)人。耿氏为巨鹿大姓,耿纯曾先后担任过王莽、刘玄政权的官员,后投奔刘秀,参与消灭王郎、刘永等割据势力,镇压铜马、赤眉等农民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三。刘秀称帝后,任东郡太守,封颖阳侯。建武八年(32),东郡、济阴盗贼群起,帝派遣大司空李通、横野大将军王常去讨伐。帝以耿纯在卫地有很高的威信,遣使拜耿纯为太中大夫,让他与大军会于东郡。东郡听说耿纯到了,盗贼九千余人都到耿纯处投降,大军不战而回。玺书再以详细>

  • 中文名耿纯
  • 别名耿伯山,成侯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钜鹿宋子傅家庄(今河北邢台)
  • 出生日期未知
  • 逝世日期
臧宫

臧宫(?—58年),字君翁,颍川郏县(今属河南郏县)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臧宫原为小吏,参加农民军后得以追随刘秀,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是平定蜀地的主将之一。先后受封为成安侯、期思侯、酂侯、朗陵侯。公元58年(永元元年),臧宫去世,谥号愍侯。公元23年(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帝刘玄令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持节北渡,镇慰河北诸州郡。在刘秀进兵平定河北之战中,臧宫被任命为偏将军。在随后的战争中,臧宫屡次陷阵破敌,立下很多战功。公元25年(建武元年)六月,刘秀称帝,臧宫被任命为侍中,骑都尉。公元26详细>

  • 中文名臧宫
  • 别名臧君翁,愍侯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颍川郏县(今属河南郏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贾复

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大将。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将的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范晔《后汉书》为二十八将立传,称“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这二十八人是汉光武帝在建立东汉的过程中,最具战功的将领。其中功劳最大的当属冯异、岑彭,《后汉书·卷十七》论曰: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惟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两将之功实为大矣。若冯、贾之不伐,岑公之义信,乃足以感三详细>

  • 中文名贾复
  • 别名贾君文,刚侯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南阳冠军县(今河南省邓县)
  • 出生日期公元9年
  • 逝世日期
邓禹

邓禹(2年-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刘秀交好。更始元年(23年),刘秀巡行河北,邓禹前往追随,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被刘秀“恃之以为萧何”。邓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既定河北,复平关中”,功劳卓著。当时任用将领,多访问于邓禹,邓禹所荐举的人才,都能才职相称,刘秀认为邓禹知人。派他另率骑兵,与盖延等击铜马于清阳。盖延等先到,战不利,退回保城,被铜马军所困,邓禹进兵与贼战,把铜马军打败,活捉了他们的大将。从刘详细>

  • 中文名邓禹
  • 别名邓仲华,元侯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南阳新野
  • 出生日期公元2年
  • 逝世日期
邳彤

邳彤,字伟君,汉族,信都郡信都县(今河北省冀州市旧城)人 。王莽政权时期邳彤担任和成卒正。刘玄称帝后任和成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坚守,以待刘秀。此后随刘秀平定天下,历任和成太守、太常、少府、左曹侍中。先后受封为武义侯、灵寿侯。公元30年(建武六年),邳彤病逝。在河北安国一带的传说中。邳彤被称为“药王”。公元25年(建武元年)六月,刘秀称帝,更封邳彤为灵寿侯,因为大司空王梁常年在外征战,还任命邳彤代理大司空。公元25年(建武元年)十二月,汉军攻占洛阳,公元26年(建武二年),邳彤随刘秀入居洛阳,被拜为太详细>

  • 中文名邳彤
  • 别名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信都郡信都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铫期

铫期(?—34),字次况,汉族,颍川郡郏县(今属河南郏县)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铫期在冯异的举荐下投到刘秀门下,成为刘秀落难洛阳之时少数心腹之一,后来随刘秀平定河北,消灭了王郎及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并长期镇守魏郡,为建立东汉立下赫赫功劳。历任偏将军、虎牙大将军、魏郡太守、太中大夫、卫尉。受封安成侯。建武五年(29年),光武帝视察魏郡,任命铫期为太中大夫,并把他带回洛阳,升任卫尉。建武十年(34年),铫期去世。光武帝亲临其丧,赠以卫尉、安成侯印绶,谥忠侯。其子铫丹嗣,又封铫丹弟铫统为建平侯,后改封详细>

  • 中文名铫期
  • 别名忠侯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颍川郡郏县(今属河南郏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陈俊

陈俊(?—47年),字子昭,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召县南)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一开始跟随刘嘉,后经刘嘉推荐投奔刘秀。参加了剿灭河北农民军、平定关东刘永、董宪、张步等割据势力的作战。历任强弩将军、强弩大将军、太山太守、琅邪太守。先后受封为新处侯、祝阿侯。陈俊年轻的时候在南阳郡担任小吏,公元23年(更始元年),刘玄称帝,陈俊的南阳同乡、大汉宗室刘嘉被任命为太常将军,刘嘉委任陈俊为他的长史。公元23年(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帝刘玄派遣刘秀北上镇慰河北诸州郡。刘秀到河北后四处招纳人才,刘嘉就写了一封信详细>

  • 中文名陈俊
  • 别名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南阳郡西鄂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马成

马成(?~56年),字君迁。汉族,南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马成原是王莽政权的县吏,投奔刘秀后,久经战阵,参与 消灭王郎、刘永、李宪、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九。刘秀称帝后,任扬武将军,封平舒侯,后改封全椒侯。马成年少时为县吏。刘秀伐颍川时归顺,刘秀以马成为安集掾,后调任郏县(河南郏县)县令。刘秀讨伐河北,马成就弃官步行,追到蒲阳赶上刘秀,刘秀任命马成为期门,跟从征伐。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追忆当年随其父皇打下东汉江山的功臣宿将,命绘二十八位功臣详细>

  • 中文名马成
  • 别名马君迁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南阳郡棘阳
  • 出生日期未知
  • 逝世日期
马武

马武(?----61年) ,字子张,东汉初年将领。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县)人。马武少年时为避仇家,客居江夏。后入绿林军,为新市兵将领。更始二年(24年)归顺刘秀,随其南征北战、平定四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五。刘秀称帝后,任捕虏将军,封杨虚侯。建武二十五年(49年),马武以中郎将率军击武陵蛮夷,回京,呈上印绶。显宗初,西羌侵犯陇右,覆灭守军攻杀将领,朝廷深以为患,于是再拜马武为捕虏将军,以中郎将王丰为副,与监军使者窦固、右辅都尉陈,率领乌桓、黎阳营、三辅招募士兵、详细>

  • 中文名马武
  • 别名马子张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县)
  • 出生日期未知
  • 逝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