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趁机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中常侍苏文等四人诬陷刘据谋反。刘据为图自保,起兵反抗,终因兵力不敌,庚寅日兵败, [16]携两幼子出奔 [17]。同日,皇后卫子夫自尽。 [18-19]八月,太子刘据拒绝被捕,自尽而死,两位小皇孙遇害。 [20]同时,刘病已的祖母史良娣、父亲刘进、母亲王翁须和姑姑(皇女孙)皆在长安遇害 [21-22]。太子皇孙的姬妾(家人子)和门客皆被处死 [23]。唯独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死,被收系郡国在长安的府邸中临时设置的官狱里 [1]。
巫蛊之祸案发后,丙吉(邴吉)以原来廷尉监的身份被征召到京城长安,武帝诏令丙吉到郡邸狱追查巫蛊的事。丙吉心里知道卫太子的罪过并无真正事实,于是更为皇曾孙无辜收监难过,便让忠厚谨慎的女囚胡组、郭征卿住在宽敞干净的房间哺育刘病已,私给其衣食,看待甚有恩德。 [24]刘病已曾几次病危,都是丙吉让乳母用医药救活。 [213]正是由于他幼年多病,所以取了“病已”这个名字,以此祈求健康。
后元二年二月丁卯日(前87年3月26日 [244]) [25],刘病已尚不满五岁。汉武帝病重,往来于长杨宫、五柞宫之间,望气者说长安监狱有天子气,汉武帝便派遣内谒者令郭穰,把长安二十六官狱中的犯人抄录清楚,不分罪过轻重一律杀掉。郭穣夜晚来到丙吉所在的官狱,丙吉紧闭大门,说道:“皇曾孙在此。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呢!”邴吉一直守到天亮也不许郭穣进入,郭穣只好回去报告汉武帝,并趁机弹劾丙吉。或许此时方知自己有曾孙在世的汉武帝也醒悟过来,说:“这是上天让这样做的吧。”因而大赦天下。郡邸狱诸犯也因武帝的大赦和邴吉的坚持而得以出狱。 [26]
丙吉因此对守丞谁如说,皇孙不应当再在官狱里了,让谁如以官府文书形式写信给京兆尹(后元二年京兆尹无人担任,此处应为属官 [27]),同时把皇孙和胡组一起送到京兆尹治所,京兆尹不敢接受,又送了回来。大赦仅几日后武帝驾崩;第二天汉昭帝即位。刘病已的保姆胡组雇期满该回家时,皇孙恋恋不舍,丙吉于是便用自己的钱雇佣胡组,让她留下来和郭征卿一起抚养了皇孙几个月,才让她回家。针对刘病已衣食待遇,邴吉找到掌管掖庭府藏的官吏少内啬夫,少内啬夫对丙吉说:“想给皇孙上等供给,但没有诏令,没办法。”当时丙吉能够吃到米和肉,便每月拿了自己的俸禄供给皇孙。 [28]
而后丙吉将刘病已送到其外家——祖母史良娣家里 [2],把他交给史良娣的兄长史恭抚养。史恭的母亲贞君年岁已老,看到这孩子孤苦伶仃,心里非常难过,就亲自照看刘病已 [29]。
后来丙吉升为大将军长史,霍光十分看重他,丙吉入朝做了光禄大夫给事中 [30]。
后元二年二月丁卯日(前87年3月26日 [244]),武帝崩 [25],临终前留下两道遗诏,一道为霍光、上官桀、金日磾封侯 [31];另一道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 [3-4]。之后汉昭帝让刘病已属籍宗正 [4]。
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霍光等遵遗诏受封为侯 [32]。刘病已亦从史家搬出,被养育于掖庭 [33-34],其宗室地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
此时掖庭令张贺因曾是刘据的家吏,怀念刘据的旧恩,同情刘病已,就对刘病已体贴入微, 用私人的钱供给刘病已读书 [35]。待刘病已年长,张贺多次向其弟张安世称赞曾孙材美,并想把孙女嫁给刘病已。当时是元凤四年 [36],昭帝刚刚加冠 [37];张安世任右将军,与霍光共同辅佐汉昭帝;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又与刘病已同席研读经书,二人关系很好 [38]。张安世认为少主(汉昭帝)在位,不应称赞刘病已 [39],怒斥张贺,张贺于是作罢 [40]。
而暴室啬夫许广汉之女许平君,年十四五岁,本应是内者令欧侯氏的儿媳,该出嫁时欧侯氏的儿子却死了。她的母亲为她求人占卜,说她将会大贵 [41],张贺听闻,便以自己家财为聘礼 [42],为刘病已操办婚礼,娶许平君为妻。二人生子刘奭。刘病已依靠许广汉兄弟及祖母家史氏。
刘病已少时向东海人澓中翁学习《诗经》,他高材好学,但也喜欢游侠,斗鸡走马,广为交结。他虽养于掖庭,却常常出行宫外。他屡次在长安诸陵、三辅之间游历,常流连于莲勺县的盐池一带,尤其喜欢跑到其祖父刘据博望苑以南的杜县、鄠县一带地方,去光顾杜、鄠两县之间的下杜城。他从这些市井的游嬉当中深切体会了民间疾苦,也因此学会辨别闾里奸邪,探查吏治得失。
元平元年四月癸未日(前74年6月2日 [241]),汉昭帝无嗣驾崩 [45]。大将军霍光遣邴吉 [46]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但刘贺“荒淫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即位仅十余日时,霍光已与张安世谋划废之 [47];最后刘贺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 [48],于六月癸巳日,被以霍光为首的大臣废黜 [49]。
由霍光属吏升任为太仆的杜延年,他的儿子杜佗素与刘病已相友善,杜延年知刘病已德美,劝霍光、张安世立其为帝 [50]。邴吉奏记霍光说,“我私下里访听老百姓的议论,辨察他们说的事情,了解到当时为官的那些宗室诸侯,在民间都没有什么名声。而遵奉武帝遗诏所供养的名叫病已的武帝的曾孙,正居住在宫庭外的外家中,我以前让他居住在郡官邸时见到他还很年少,如今他已十八九岁,精通经术,有很高的才能,行止安闲而气节操守平和,希望将军仔细认真地商议此事,并参考占卜的结果,如不便一下使他显贵,可以先让他入宫服侍皇太后(上官太后),使天下人明白地知晓他的好处,然后再决定重大决策,天下人将很幸运感激。” [51]
秋七月,霍光奏议说:“礼制,人重视血统关系所以尊重自己的祖先,尊重祖先就会敬奉祖宗的事业。昭帝无嗣,应选择支子孙贤德的为继承人。武帝曾孙名病已,有诏令由掖庭进行照管。至今已十八岁。从师学习《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而爱人,可以作昭帝的继承人,奉承祖宗大业,统驭天下臣民。”上官太后表示同意。派宗正刘德到曾孙尚冠里住处,浣洗、赐御府衣冠,太仆用軨猎车奉迎曾孙,先到宗正府斋戒行礼。 [52]
七月庚申日(前74年9月8日 [242]),刘病已进入未央宫,朝见皇太后,先封为阳武侯,随即群臣奉上玺、绶,刘病已即皇帝位,谒高庙 [5],是为汉宣帝。九月,大赦天下。十一月壬子日(前74年12月28日 [243]),立许平君为皇后,赐吏民金钱。上官太后由未央宫搬至长乐宫。 [53]
本始元年(前73年)正月,招募郡国吏民资产在一百万以上的迁移到昭帝墓地平陵。大将军霍光向宣帝叩请还政于君,宣帝谦让再三,仍委霍光以大任,并对群臣论功行赏 [54]。五月,凤凰聚集于胶东郡、千乘郡,赦天下 [55]。六月,为其曾祖母卫子夫、祖父刘据、祖母史良娣、父亲刘进、母亲王翁须议谥号,设置墓地园邑。 [56-57]
本始二年(前72年)春天,宣帝以水衡钱修建平陵,迁移百姓到此起住宅 [58]。六月,为汉武帝立庙 [59]。秋,发兵助乌孙军队击匈奴 [60]。
本始三年正月癸亥日(前71年3月1日),皇后许平君去世 [61]。五月收兵,校尉常惠率领乌孙军队大胜匈奴 [62]。
本始四年(前70年)正月,下诏减少宫廷馔膳、屠工和乐工,使其参加农业,官员都要上报捐助谷物数字,输入长安仓,以帮助朝廷赈贷贫民 [63]。三月乙卯日(前70年4月17日),立霍成君为皇后,赦天下 [64]。 亲政治国
地节二年三月庚午(前68年4月21日),霍光病逝,宣帝与上官太后亲自临丧,并按皇帝规格的温明厚葬霍光 [65]。四月,宣帝开始亲政,因思念霍光的功德,就委任霍光侄孙乐平侯霍山领尚书事总揽朝政,而令群臣还要常向皇帝报告工作,以便皇帝掌握下情。宣帝五天一听事,从丞相以下各署奉职奏事,以敷陈其情况与措施,考试其政绩与能力,朝廷机构由此完备周密,人员配置得当。上下同心同德,没有苟且偷安之意。 [66]
地节三年四月戊申(前67年5月24日),立皇子刘奭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67]。封太子外祖父许广汉为平恩侯 [68]。
地节四年(前66年)七月,平定霍氏谋反,对被霍氏所蒙蔽裹胁而没有具体犯罪事实的一般参与者一律赦免 [69]。八月己酉日(前66年9月17日),废黜霍皇后 [70]。九月,宣帝问民疾苦,降低盐价 [71]。
元康元年(前65年)春天,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 [72]。五月,为父亲刘进立皇考庙,增加其寝园奉明园户口为奉明县。免除汉高帝功臣绛侯周勃等一百三十六家的嫡长子孙的赋役,让他们以此来供奉家庙祭祀, 世世不得间断 [73]。
元康二年二月乙丑日(前64年3月26日),立婕妤王氏为皇后 [74](邛成太后)。五月,为让百姓避讳更容易,改名刘询,之前因触讳而犯罪的人全部赦免 [75]。同年,匈奴与西汉争夺车师之地,刘询采纳魏相的建议,把车师故地割让给了匈奴 [245]。
元康三年(前63年),因凤凰多次栖集于泰山,赐天下以金、爵、牛、酒、帛 [76]。三月,封故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 [77]。后封皇子刘钦为淮阳王 [78]。
元康四年(前62年)正月,派遣太中大夫强等人巡行于天下,慰问鳏寡,览观风俗民情,察看吏治得失,发现与举荐品学兼优的人 [79]。三月,诏赐天下吏民以爵、牛、酒、帛 [80]。连年丰收,每石谷五钱 [81]。
神爵元年(前61年)三月,再赐天下吏民以爵、牛、酒、帛,振贷的钱物免收,宣帝所经之地不出田租 [82]。西羌反叛,宣帝征集兵马,四月,派后将军赵充国、强弩将军许延寿攻打西羌 [83]。
神爵二年(前60年)五月,西羌降服,置金城安置归顺的羌人。 [7]同年于乌垒城设西域都护府控制西域各国 [7] [84]。秋季,匈奴日逐王先贤掸领人众万余来降 [85]。冬季,匈奴单于派遣名王来汉朝献,祝贺正月 [86]。
神爵三年(前59年)春,建乐游苑。
神爵四年(前58年)五月,匈奴单于派遣他的弟弟呼留若王胜之到长安朝见刘询 [87]。
五凤元年(前57年),皇太子刘奭行冠礼,上官太后赐群臣及其夫人以帛,赐列侯嗣子以爵 [88]。
五凤二年(前56年)八月,取消禁止百姓婚姻礼宴的政令 [89]。十二月,匈奴呼遬累单于率众来降于汉,朝廷封之为列侯 [90]。
五凤四年(前54年)正月,广陵王刘胥有罪自杀 [91]。匈奴单于称臣,遣弟谷蠡王入侍朝廷。由于边塞不受侵扰,减少戍卒百分之二十 [92]。设常平仓供应军需并平衡粮价 ,减少漕转 [94]。
甘露元年(前53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派遣其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朝廷 [95]。四月,黄龙出现于新丰 [96]。冬,匈奴单于派遣其弟左贤王来朝贺 [97]。
甘露二年(前52年)正月,封皇子刘嚣为定陶王;九月,封皇子刘宇为东平王 [98]。冬十二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叩求于五原塞,愿奉国宝朝贺甘露三年正月。
甘露三年(前51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狦来朝,朝拜时称藩臣而不报名 [100]。郅支单于孤立而远遁,匈奴从此安定。宣帝赐百姓爵二级,并免除当年田租。三月,诏令各儒出讲《五经》的同异,设立《易》、《尚书》、谷梁《春秋》博士 [102]。冬季,乌孙公主刘解忧归国 [103]。
黄龙元年(前49年)春正月,宣帝驾临甘泉宫,郊祭泰畤。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二月,宣帝下诏整饬基层吏治,要求三公与御史重视并仔细核查计簿,以安百姓。
宣帝逐渐改变了即位初年鼓励直言谏议的做法,堵塞言路的结果直接扼杀正义的呼声。他不再像原先那样节俭,贪图起奢侈逸乐,史载其“颇修武帝故事,宫室、车服盛于昭帝”。王吉劝谏宣帝“去角抵,减乐府,省尚方,明视(示)天下以俭。”并奏言外戚不宜居位,“外家及故人可厚以财”。又请明选求贤,免除不利于吏治清明的任子之令。宣帝认为其言迂阔,不予采纳。
忠直忧国的盖宽饶指刺宣帝崇尚刑法、信用宦官,指出了宣帝朝的弊端所在。难容骨鲠敢谏之士的宣帝下令逮捕宽饶 ,“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的盖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人莫不哀怜他的慷慨悲壮之举。
黄龙元年(前49年)冬,宣帝得病,十二月病重,诏命侍中、乐陵侯史高为大司马兼车骑将军,太子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少傅周堪为光禄大夫,共同辅佐太子。
十二月甲戌日(前48年1月10日),刘询崩于未央宫。在位25年,享年43岁,谥号孝宣皇帝。
十二月癸巳日(前48年1月29日),太子刘奭即位,即元帝,于初元元年正月辛丑日(前48年2月6日),葬宣帝于杜陵
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宣帝被追上庙号“中宗”。
东汉建武十九年正月庚子日 [108](43年2月13日),刘秀再次追尊孝宣皇帝庙号为“中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