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大理国发生杨义贞弑杀上德帝段廉义的重大政治事件。时任鄯阐侯高智昇派遣其子高昇泰率军平叛,诛杀杨义贞后,拥立段廉义之侄段寿辉为帝 [1]。此次政变确立高氏家族在大理国的实际控制权,形成"段氏称帝,高氏掌权"的特殊政治格局。
段寿辉登基后沿用"上明"年号,其在位期间(1080-1081年)呈现两个显著特征: 高氏家族实际掌控军政大权,皇帝权威被严重削弱 延续大理国"以佛治国"传统
段寿辉于1081年在高氏家族压力下主动退位,避位为僧,成为大理国出家帝王群体中的第九位成员。这一行为既符合当地佛教传统中"消解帝王孽障"的宗教观念,也反映出权臣干政背景下帝王被迫隐退的政治现实 [2]。其退位后由段正明继位,大理国进入高氏"中国公"专政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