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法智墓志》考
附: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拓本释文
魏故旷野将军石窟署丞徐(渊)君墓志铭(正光六年正月廿七日)
魏故旷野将军石窟署□徐君墓志铭
君讳渊字法智高平金乡人也盖黄帝之神苗周明王子胤宋州牧金乡君□骆王之後晋车骑大将军司徒公王臣之孙秦骠骑大将军驸马都尉之曾孙孝文皇帝国子博士之少子 麃金之美章毅於上□带王之禅辉焕於□辰君□□□骑耸萼厥津□□错□□以□□冲劲风而俄□□□之受禀自□冥绮绣之质□□因□始得□范则璃衮弗能见其成□其□赐则史□□足□□虽复形□□俗□神□委命天□□卒两□□□□□如纂分风六典揽之於掌名□循□□□□□□□□抱□哂非文殊韵夫大士□□□□□□□□□人吐握□士不以多能自矜临坐□□□□□□□□□发玑若烟云蒙岸先宣武皇帝□□□□□宇悟邃眇启用旷野将军石窟署丞□□□□□□□□府运乎虑於峗峰抽□□□□□□□□□□□□□□□寺形异状□以君之思□□□□□□□□□□双可图上天□善有□良□□春秋□十四大魏正光六年岁次乙巳正月丙午朔四日己酉终於营﹙旧注﹚署则以其月廿七日葬於伊阙之□排山构京齐壑起坟青松列於□侧兰菊□於□□遍纳白日之晖独引明月之门□见者莫不彷徨□闻者为之恻怆余不以管见孤文敢陈陋颂且可刊石传风□能熏益馨□其辞曰:邈哉□识实日月人雄姿挺世猛气逸群拂□□□□之□津守成世范行合人神如何灾中歼此良哲玉□守□金灯永□□光昼闇风云夜结唯石刊文流□□□正光六年正月廿七日铭。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拓本﹚
旧注,原石巳泐,不可确识,或疑为福字。本志损泐过甚,无法标点。
② 《元和姓纂》唐代林宝撰,原本久佚,今本十八卷,从《永乐大典》录出,分类考证唐代各姓氏的来源及其旁支世系。东阳徐氏,见该书卷二。
③ 关于白整为魏高祖、文昭皇太后营建石窟的情况,《魏书·释老志》载:“初建之始,窟顶去地三百一十尺。至正始二年中,始出斩山二十三丈。”下段引文中的“八百六十六”,原为“三百六十六”。
④ 关于旷野将军及石窟署令的品级,据《魏书·官氏志》记载,旷野将军为第九品上阶;认署令分三纸:千石以上者为从第八品上阶,六百石以上者为第九品上阶,不满六百石者为从第九品上阶。
⑤ 伊阙:山名,在河南洛阳以南的伊河西岸,又名龙门山。伊阙石窟分布于此山及伊河东岸的香山,约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开始营凿,延续至唐代,历四百余年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