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古籍>古镇人文故事 > 烧宝塔
详情
章节
设置

阅读设置

640px
800px
900px
1200px
-
18px
+
楷体
宋体
微软雅黑
收起

烧宝塔

作者:彭祥| Ctrl+D 收藏本站

数百年以来,新市一带,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有在汨罗江边烧宝塔的习惯。这一习俗,饱含着一段血泪历史。

元朝时候,蒙古人将国人分为四等,而汉人和南人是最低等的人们。蒙古人为了防止汉人造反,甚至规定每5户汉人才能共同使用一把菜刀。稍不满意,汉人和南人就会沦为奴隶。他们甚至开设“人市”,任意贩卖或宰杀人口,与宰杀牲畜无异。广大人民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为了表达心中的愤怒,人们把这些惨无人道的蒙古人称作“鞑子”

由于“鞑子”的血腥统治,百姓忍无可忍,纷纷起义反抗。在新市街徐家码头附近,有个叫徐亮的年轻人,以驾船运货为生,为人豪爽,在百姓中很有威望。得知他的结义兄弟徐寿辉,陈友谅在湖北起义,立即召集新市、平江、湘阴等地的百姓,以运货为名,密谋起义。徐亮等人利用当时中秋节互赠月饼这一习俗,将写有“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藏于月饼内,相互联络。同时暗中传唱童谣:“月亮光光,齐齐排排,打掉塔子,明朝好世界”。元顺帝末年中秋节,随着徐亮一声令下,新市街大规模起义爆发,他们攻陷平江、岳阳、湘阴等地。不久后,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徐亮回到家乡,继续以驾船运货为生。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全面废除了“鞑子”的残暴统治,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老百姓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新市街的工商业得到全面恢复,经济渐渐繁荣。人们忆苦思甜,想起被“鞑子”统治时期的悲惨生活,想起被屠杀被折磨而含恨去世的亲人们,人们对“鞑子”的恨难以言表。同时想到大明朝的建立,新生活的到来,大家都希望能有一种方式来纪念这段历史。徐亮提出了在中秋节那天“烧宝塔”的方式,得到大家一致认可。

当时的新市街,由于鞑子的残暴统治,很多人家家破人亡,到处是断垣残壁。大家认为都是“鞑子”的罪证,徐亮便命人从中收拾破砖断瓦,堆砌成一座约一丈高的宝塔,架上干柴,浇上火油,塞入塔中。塔与“鞑”谐音,烧宝塔,打塔子,发泄了人们对“鞑子”的仇恨。

八月十五那晚,当明月东升,主持人宣布烧宝塔仪式开始。随着鞭炮和鼓乐,熊熊烈火燃起,火光映红了汨罗江,人们身着盛装,围着燃烧的宝塔纵情起舞,唱起烧塔民歌:“砌宝塔,过中秋,街坊里手把塔修;烧宝塔,火如篝,水旱病魔塔中丢;打塔子,祭江流,叩谢神明降福寿”直至塔火熄灭,众人方才将宝塔推到击碎,尽兴而归。

自那时起,烧宝塔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改编: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