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古籍>古镇人文故事 > 龙舟竞渡
详情
章节
设置

阅读设置

640px
800px
900px
1200px
-
18px
+
楷体
宋体
微软雅黑
收起

龙舟竞渡

作者:彭祥| Ctrl+D 收藏本站

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汨罗江沿岸每年都要举行龙舟竞渡活动。新市古镇的龙舟竞渡早先年相当隆重。

每年龙舟竞渡前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农历五月初一,古镇人们就会择上一个吉利时辰,汇聚在屈原像下,叩拜、吊唁、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然后诵读祭文,歌颂上天和屈原,祈求赐福、保佑。

祭祀完后,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在鞭炮声中,由“头桡”将龙头扛到宋家码头江边洗澡,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

最先登船的是舵手,俗称“艄公”,随后是自发而来的划船手们开始登船,船舱内匀等的座位,每边18个,每人都有一把小桨,俗称‘桡子’,船头按顺序, 称头桡、二桡,最后面的几把桡子都是由富有经验的划船手承担,他们在竞渡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头桡不下水,其他的人是不能随意下桡拨水的。

当岸上放响鞭炮,鼓手敲响锣鼓时,几十把桡子,跟着头桡,一齐拨动水波,伴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龙舟从“石印江心”,一直划向两江交汇处的“鹅江夜月”。然后转身随波逐流,直指“中州”。到达中州后,龙舟再次抬头,逆水而上,此刻拖长了音节,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从江面,从九巷传进老街,预示着龙船下水了!从初一到初四,龙舟都在江上游弋,目的是让划船手熟悉从中州到两江交汇处的水情、流速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期盼初五的最后一搏。

农历五月初五,是龙舟赛最激烈的一天。一大早,新市古镇沿江的码头,就停泊着各种参赛的龙舟。两江交汇处的毛家码头,停着一艘帆船,长长的竹篙竖起,上面挂着迎风招展的红布条,船头堆放着鞭炮和装了药的土铳。再看沿江两岸,人山人海,穿红着绿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龙舟竞渡。开始了,各参赛龙舟在江面进行着热身表演,随着人们的欢呼声,船只慢慢向上游的毛家码头集结。此时,人群躁动起来,还有的人向江中抛撒粽子、包子。

一声铳响,集结在毛家码头的所有龙舟,便顺流而下,冲向中州。到达后,按一字排列,当再次铳响时,所有龙舟又逆流而上,穿过湍急的“石印中心”,直抵黄、游两家码头。最后一搏的时刻到了,“咚咚锵、咚咚锵……”急促的锣鼓声、划手的吆喝声、两岸观众的加油声、呐喊声,响彻云霄。

当鞭炮声、铳声再次响起时,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这是竹篙上挂着红布条的青龙船,博到了第一名,谓之“夺红”。此时,沿江两岸再次沸腾,人们沉浸在一片欢呼声中。

当晚霞早已映在碧波荡漾的江面时,新市古镇的街头巷尾,人们还在争相谈论着节日里的趣闻乐见

原作:张伯言    改编:戴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