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古籍>老子 > 道经·第二章
详情
章节

章节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640px
800px
900px
1200px
-
18px
+
楷体
宋体
微软雅黑
收起

道经·第二章

作者:李耳| Ctrl+D 收藏本站

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己。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注释〕

通行本此作养身章第二。

甲本第一句无“之”字,作“美为美”。乙本有。

“皆知善”句,据文子微明篇,淮南子道应篇所引,皆作“皆知善之为善”。多三字。甲、乙两本皆无之。

“高、下之相盈也”,通行本作“……相倾”。“盈,非也”。见广雅释诂。

“恒也”。二字为句,通行本无。此帛书佳处。

“万物作而弗始也”。古本作“……不为始”。此下之“而不有”、“而不恃”,“而弗居”,皆动词。故此“始”字亦当是动词,义为“作始”或“为始”。然勘通行本(所据即河上公、王弼诸本),此句作“万物作焉而不辞”。“辞”之言,“治”也。古代听狱之成辞曰“治”。窃疑此原作“治”。亦动词。“始”乃借字。通行本此下有“生而不有”一句。甲、乙两本皆无,兹芟。

〖臆解〗

美、恶相对为言,今言美、丑。必一切皆不美,然后见美之为美。一切皆不善,然后知善之为善。就有、无,难、易,高、下……等而言,皆为相对。此乃常情,故曰“恒也”。

“无为”者,非谓无所作为也。倘人皆无所作为,则人事皆息,而文明亦于是乎止,此即西哲康德所谓不善,不可普遍化者也。老氏之所谓“无为”,兹出其三语曰:弗治,任人民自然而治;弗恃,即无所负,无所赖;弗居,于事不居其功。由是则弗去,即不违,亦不离也。

“不言之教”,此日常所见者也。扬眉瞬目,举手投足,皆可示意,不待语言。为教,则非言教而为身教。此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