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古籍>老子 > 德经·第六十二章
详情
章节

章节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640px
800px
900px
1200px
-
18px
+
楷体
宋体
微软雅黑
收起

德经·第六十二章

作者:李耳| Ctrl+D 收藏本站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注释〗

“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通行本多作“难事”,“大事”。或无“之”字,“难”,名词。

“多易必多难”,古本“易”字下有“者”字。

“报怨以德”,近人有释此“怨”为“民怨”者。人民怨恨,在上者当以德报之,其怨可销。──此解甚合。

〖臆解〗

秦、汉以前文字,多涵义丰富,而形式简朴;细加寻绎,其思绪条理,乃觉粲然。试以今语代之,又不可得。以行文而论,常为后世文章家所叹美。

此章初段,忽出“大小多少”四字。承上“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三句。昔人谓“归于无物,故可以大、可以小、可以多、可以少”,是也。直接则“报怨以德”一语,亦可以“大、小、多、少”言,如末章言及“和大怨”云云。又笼括以下之大细难易诸义。──初读此四字一句,似觉突兀侗。及细玩之,乃知此一转捩有千钧之力。芟去则失义,且使文气不贯。代以他语,必不能如此简质,用多字或多句方可。而此四字不成一语,仅为提示而已。──此诚文章神妙之境也。

道虚,而守之者必以为若实,由是则恒无为而为,无事而事,无味而味。则亦无往而不济,此策之至上者。守“无”者也。

大小难易,皆相对为言。然易亦有轻慢义,难亦有患祸义。大祸之出于轻简慢者,多矣。而细事之终成其大,亦日常可见者也。圣人戒轻、戒躁、戒盈、戒伪,举事慎重,实其慈、俭,守以谦、柔,因之以静默而不争,故终于无患祸。──而曰“圣人犹难之”者,圣人于无,守“无”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