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古籍>老子 > 道经·第十七章
详情
章节

章节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640px
800px
900px
1200px
-
18px
+
楷体
宋体
微软雅黑
收起

道经·第十七章

作者:李耳| Ctrl+D 收藏本站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悠兮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注释〕

通行本此作淳风章第十七。

真本作“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之”。下无“焉”字。

“悠兮”,诸本皆作“犹兮”,真本无“兮”字。“悠”训“远”。

“贵言也”,甲、乙两本同。古本作“贵言哉”。

“成功遂事”,通行本皆作“功成事遂”。此据甲、乙两本,较胜。

〖臆解〗

此章亦为统治者而言。

为政者,“下知有之”而已。此理想境界也。康衢之谣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农业社会,人皆自食其力,距统治者远,则其生愈遂。上不扰其下,则下亦仅知有其上而已。倘其典章制度,粲然修明,上下各尽其法守,则亦无用于亲誉其上,此汉世贾生论治,所以有朝委裘之说也。不得此而树威,威使人畏,亦犹可治,然而次矣。乃至威亦不立,则其下侮之矣,末也。

“信不足”,所信者道也。人之信道不足,道未尝不信也。言治道也。──汉申公之言曰:“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则“贵言也”,远哉!去道弥远也。

要之,信道,力行,归于自然之治。此老氏之主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