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古籍>老子 > 德经·第五十三章
详情
章节

章节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640px
800px
900px
1200px
-
18px
+
楷体
宋体
微软雅黑
收起

德经·第五十三章

作者:李耳| Ctrl+D 收藏本站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注释〕

通行本此作修观章第五十四。

诸本“修之……”下,皆有“于”字。兹据乙本。义无异,当依简者。句更健。

读此章略见今古音之异。

拔、脱、绝,古音同在第十五部,入声。

家、余,古音同在第五部,平声。

邦、丰,古音同在第九部,平声。

下、溥,古音同在第五部,上声。

凡此皆古韵。余与今韵无异。

〖臆解〗

此章主旨,言建德而抱道。其实一也。

道与儒,虽宗旨各别,而说理往往有同者。大学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言“修之身”,“修之家”、“修之乡”、“修之邦”、“修之天下”皆一贯。古之家大,非后世之家也。春秋之国多小。由小而大,中间增一环节,曰“乡”,乃于理更贯。辨其理想,则大学之言大而夸。谓“身修而后家齐”,犹之可也。谓“家齐而后国治”,未必然也。谓“国治而后天下平”,则二者相去远矣。老氏此言较平而实。

何以言之?士君子立德行道,必先修于其身,先体验之以明其真伪也。“修,治也。治而广之,人仿效之,是曰教”。(郑玄注中庸语)。由小而大,修治而广之,则教之于家、于乡、于国、于天下也。不言齐、言治、言平,而专就其德说余、说长、说岂、说溥,则谦乎平实之言也。

进者:老氏之教,无为者也,无以有己者也。观者为主,所观者为客。此就客为主而观之者也。以我而观家国,有己也。则蔽于己见。以家国而观家国,乃足增于所见之明。倘以天下观天下,诚大观矣,足以知天下之为天下。皆修而致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