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古籍>老子 > 道经·第二十一章
详情
章节

章节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640px
800px
900px
1200px
-
18px
+
楷体
宋体
微软雅黑
收起

道经·第二十一章

作者:李耳| Ctrl+D 收藏本站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中有象兮!恍兮惚兮,中有物兮!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兮!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以此。

〔注释〕

通行本此作虚心章第二十一。

“恍惚”甲本作“望忽”,乙本作“望 ”,古本作“芒芴”。皆通假字。

“自今及古”句,通行本作“自古及今”。古本与甲、乙两本同。

“以顺众父”,通行本作“以阅众甫”。──“父”、“甫”通假。“众甫”,王注:“物之始也。”而“阅”训“容”。其义为“以容万物”。然甲、乙本皆作“顺”。许书“理也”。其说较胜。义为“以理万物”或“以理众事端绪”。理之必由顺之,与“唯道是从”之义合。“从”,亦“顺”也。──古、去、父,皆五部字,为韵。“自今及古”,义与前“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合。则原作之必非“自古及今”,决矣。

〖臆解〗

孔德,通德也。非通德不足以为道。道大于德,明德易而知道难,故常言曰道德。古之编简者,或置德经于前,由浅入深之意也。

道,非可以直言者也。道固存于言,然尽天下之言,不足以言道。唯可于宇宙万象中,心得其至精至信者,于窈冥恍惚中,竟亦无可直指。然非无有其物也。曰“自今及古,其名不去”。道固常在,而推至往古,所说亦唯其名。由是而理万事万物,故常言曰道理。

华文自有其特色,胜于西方语文。“众父”今语则当言“万有”或“万事万物”(“事”亦“物”也),而其后之“然”,──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也?”── 则当言“是”。当曰“此万事万物之为万事万物”,或曰:“此存在之为此存在”,── 于此,则华文较拙; 若以 Being或L’etre或das Sein表之较便。── 问:“吾何以知……?”则自答曰:“以此。”谓由此“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