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古籍>老子 > 道经·第三十六章
详情
章节

章节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640px
800px
900px
1200px
-
18px
+
楷体
宋体
微软雅黑
收起

道经·第三十六章

作者:李耳| Ctrl+D 收藏本站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

〔注释〕

乙本于卷末书:“道。二千四百廿六。”

真本、古本,于末皆书“篇上,终”。

“道恒无名”名,通行本作“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两本皆作“王侯”。

“夫将不辱”,通行本作“夫亦将无欲”。

“不辱以静”,亦作“无欲以静”。按:辱,失也。此帛书本胜处。说文:“失耕时、于封*上戮之也。”

末句“天地”,通行本作“天下”。

〖臆解〗

道,恒道也。无名,不可以名范围之也。是之谓朴。守道,则万物将同此自然之化。其有不顺不同此自然之化者,必作。作者,变也。变者则以此道镇之,则静,静则自然而正。夫将不辱,不失也。

镇静,难言也。自来以镇静而免大祸,挽大难,成大功者多矣。易艮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此陆子静所谓“无我、无人”之境也。必常时守静而泊然于生死祸福之外者,乃能处非常之变而不失其常,知当变之变而不失其正。此纯依乎人之存持操守,非语言文字之能为役者也。